心路历程
我于1956年11月出生在美丽的海南岛海口市,两岁时父亲成为右派,从此由母亲抚养我们4个孩子,从校园搬到了居民区,生活非常不易;母亲辛劳慈爱无私又伟大,她写繁体字很好看,她80余岁时戴着老花镜读小说的型影历历在目,她的待人接物性情影响了我一生。一直到上小学一年级我才第一次见到父亲,记得是在学校门口,父亲身材修长俊威,他蹲下来我们一般高,四目对视无语。从幼年到童年,哥哥和我经常被送到外婆家,外婆家在澄迈老城的海边,门前有一体三株的椰树,出门就是海湾,那朝霞、夕阳、帆船和渔归的欣喜,叔伯婶娘的憨厚,那涨潮退潮后的海滩和海涂上五颜六色的小螃蟹与小跳鱼儿,还有那水中红树林枝枝桠桠的风吹倒影与掠过水面的海鸥,海鲜的银亮色与美味,都是我最深的印记,螃蟹为何横行是我至今不解的问题;那时外婆常带我到海滩上扒螺,那天大地大海阔天空,常让小小的我紧紧靠在同样小小的外婆的身旁,眼望着远处岸边绿荫包裹的小村庄,生怕潮水突突涨隔离了我们回家的路;长大后听那首“外婆的澎湖湾”最能律动我的心弦,这是我至今爱大海至深的烙印渊源。
自小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也是读万卷书的影响,最大的理想曾是当图书管理员和走遍全世界,也曾想当作家。在有父亲的那几年,7岁时听他讲姜太公钓鱼,他教给了我吟诗韵,教给了我做人的尊严。小学4年纪我开始读《林海雪原》等革命书籍,中高读《红楼梦》4大名著《莎士比亚》,《唐吉珂德》等,大专、大学读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等,对诸多中外名著的啃读,感悟,喜欢但丁的《神曲》,喜欢海涅的《放歌集》也喜欢普希金的诗集,较深受19世纪人文主义关怀及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对油彩艺术充满无限的崇拜和追求。绘画对我的影响是从高中开始,至今很感念我读高中时的美术启蒙老师王开鸿先生,也深受他的俄式风格小幅写生风景吸引,很得意我是海南中学美术组三人之一;当知青时就因为懂画画而被抽去画农田基本建设等高线图,学会宏观俯瞰大地;1977年恢复高考我报考广州美院师范系是备取生,考取了琼台师范美术专业,因家境无助选择师范是有国家助学金;毕业分配海口市青少年宫工作。至今感动的是我的第一幅油画《五月果》1981年参加海南美展时,著名画家关则驹老师骑着单车到青少年宫找到我,鼓励我创作,后来这幅作品还入选了广东省女画家美展,当时很受激励;1982年至1985年我在职读完了大学中文系毕业,并于1984至1985年有机会到广州美院油画系进修,有机会受到周大集、王肇民、徐坚白、杨尧、涂志伟、欧础坚等老师的指导,周大集老师的:心到笔不一定到而画到;徐坚白老师的:画面哗哗那几笔虽很潇洒但都样画只能成为画匠;涂志伟老师的:抓好明暗交界面的造型处理,成为了我一生的座右铭,并在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大师名作,回来工作中的坚持学习,研究,考察,采风,写生,创作不断有进展,1992年调进海口画院开始专业创作生涯。2000年我开始负责画院工作,时年80岁的母亲给我的教诲是:要善待你的前任,要为大家的利益,要端平一碗水;我都诺诺实践了;虽一直兼做了管理工作十余年,要花掉一半的时间为美术发展兢兢业业,但做自己喜爱的事业,同样是我幸福的理想实践。2012年,我不再兼行政管理工作,回归了专业创研岗位。
30余年来我在业余和专业画家这个位置上坚守,读书作画走四方,平淡寂寞且快乐。
自八十年代以来,从东郊椰林开始,我沿着沙滩,沿着海岸,游历了整个海南岛和广西北海、福建、山东、大连等海岸线,游历了海南的五指山五条河、黎村苗寨、热带雨林、自然生态村,我怀孕4、5个月时还上过鹦哥岭,记得当时山路泥泞雨蒙蒙;我还曾游历了祖国的泰山、黄山、娥眉山、武夷山、张家界、黄果树,还曾经沿着东北松花江看冰河瓦解,沿着汤旺河逆流而上;体验大西北黄土高坡、黄河之水、莫高窟,到达北疆王者之水喀纳斯、西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及内蒙东北端的田园牧歌室韦中俄边界小镇,对祖国山河东西南北的风土人文,对椰树与白杨树,槟榔与白桦,对四季情怀生态有着深切的感受和赞叹,但体验最深的乃是海南家园的山山水水。我还游历了西欧、东欧、北美、澳洲等多个国家的风物和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术学院,对西方油画的起源流派和其艺术的精湛更是深深震撼,对中国油画本土化海南特色作深沉思考。
艺术是人类最深层、最神秘、最迷人的表达方式,艺术创造是艺术家爱自然、爱生命的一种升华。中国油画已与中国文脉紧密相连,用西洋油彩表现中华大地气息,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种艺术形式。海南岛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非常适合油彩创作,是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孕育了我,给了我不断感悟和成长的平台,给了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给了我对生活的理解、思索和热爱;我对海南固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愫,80年代我第一次去北京,感觉海南岛像一颗绿色宝石镶在蔚蓝的鹅绒布上,大海波光淼淼,那美的印记极为深刻。人类对于远方的憧憬是永久而美丽的,多年来我一直在探寻那多彩的光,不断想表达个人的美学理想追求,远方便充满了诱惑,充满了向往。因此,守望自己的家园----画海南,寻觅在天之涯海之角,在油彩的发挥中,探索、磨合和寻找相对意义上的海南地域特色的个性语境,尝试以色彩的魅力去阐释和礼赞大地以及生生不息的人们,力求表现出本土的品质与精神,就像穿越行走在大自然的大画廊间,与之休戚与共,从中获得美的体验美的感受。
因此,1995年,我的第一次个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主题是“蓝色诱惑”与“绿色诱惑”;2010年,我的第四次个展再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主题是“绿色家园·海语印象”;展现我的海南美及文化主张。2011年,我的第五次艺术展“海南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办,作为海口文化使者出访友好城市交流。
我认为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根植于无限广阔的时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我沉醉,用大海的语言来描绘大海的精神品格已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情结。只要面朝大海,我的心境就会明朗舒展起来,我所认知的海:有温柔且有力量,有希望也有未知。我入选全国美展的渔歌系列代表作《生息》、《渔祭·海汉铿锵》及《渔歌·网》等大多数作品都来自海南万宁的海岸线,从海口西海岸、演丰沿海到铜鼓岭、八门湾、东郊椰林、博鳌、山钦湾、南燕湾、石梅湾、日月湾、神州半岛、香水湾、清水湾、海棠湾,从天涯浪迹到莺歌海、海尾、海头、龙门激浪、临高角、澄迈桥头等,那日出东方,天水一色的壮丽交响,那雄壮的涛声、铿锵的脚步声,那深厚充盈的渔歌无不网住了我的心弦。海,亦是一种生命壮美的精神底色,我常采用凝重浑厚的色调,或厚拙粗砺的机理,线条粗犷,造型夸张,追求深沉坚实的渔家古远图腾。海上无风三尺浪,我曾在6\7级风时的海滩上行走,赤脚踏浪,感受海与礁震耳发聩的奏鸣,海浪拍花舞雪,海风携咸带腥,在此情此景下不禁狂奔呐喊,让雨水咸浪扑面而来,有风景作品《迎潮》、《山钦湾》、《海之舞系列》等。
海南岛犹如一颗绿色宝石镶在蔚蓝的鹅绒布上,那苍翠欲滴的田园风物无不令人陶醉和神往,五指山、鹦哥岭、霸王岭、尖峰岭、七仙岭、吊罗山原生态热带雨林,火山地带石器古村落,有作品《榕·落地成林》、《水·百岁圆梦》等;我所认知的家园:在这绿如墨,蓝似靛,原生态金色船形屋的世界,在这热带亚热带光影下,特别是背光的强烈黑白构成如梦如幻;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千古的扎染织贝与黥身纹脸遗痕,古远的渡水葫芦与现代化太阳能并存,深山里黎妇与孩儿的眼神,因此有作品《地久天长》、《谷仓前的黎妇》、《十月黎垌》等,表现对黎家传统文化及对母性的感知、理解和审美,表现真挚的吾土吾民情感,这就是我的海南情结:用油彩表现我的文化认同,体现一种沧桑与悲壮,一种血汗与苦涩,一种恢弘与舒展,有笔下的厚重凝叠,刀法交替磨合,对自然与人的生命礼赞,刀刀笔笔揉合了我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受,我的情感得到抒发。
同时《椰城风景线》系列是我探索现代都市生活的体现,这里包涵建设中的家园和逝去的家园,包涵人们面临的生活抉择,有《向左转向右转》、《恒》、《轮滑宝贝》等作品。还有关注全球家园异国他乡秋色的作品《俄罗斯美术馆窗外的风景》《醉秋》、《西北记忆》等。
近期,我的家园系列作品加强了注重写意抒发,追求意境及东方美学理念在创作中的渗入,观念上逐步走向写意思维,同时加强对油彩材料使用的研究探索,表现手法开始有些微妙的变化,追求动荡的笔触跳耀的色彩以及追求诗意追求境界,如《家园·丁氏调色板系列》留下了我探索油彩的浪漫情趣,表现梦幻家园·菠萝蜜及可可果题材的作品《绿的孕育》、《可可果园》系列生命韵律之创作,是我在海南地域文化母体上耕耘的新的小小收获。
2013年9月6日
丁孟芳
工作年表:1974年海南中学高中毕业上山下乡琼山旧州当知青,1977年考取琼台师范美术专业,1980年毕业分配海口市青少年宫从事美术辅导教育工作,期间完成中文专业学习和在广州美院进修一年;1988年、1992年曾两次获文化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少年宫工作者称号,1990年获海南大特区青年建设者奖章;自1992年起在政府主办的海口画院当专业画家,2002年海口市政府任命为海口画院院长,兼连选连任第三第四第五届海口市美协主席,连选连任两届海南省美协副主席,连选连任三届民盟海南省委员会常委·文化专委会主任,还担任第四、第五、第六届海南省政协委员,是第五届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艺术简介:有作品150余幅入选国内外展览和发表,29幅作品入选国家级美展,56幅作品在核心期刊和大型画集刊登,国家级获奖7幅,省级金奖一等奖7幅,优秀精神产品奖2幅,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1997年海口艺术馆,2009年海南省博物馆,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2011年美国亚利桑那州5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专集2部,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1994年评聘国家二级美术师,2003年评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9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8年海口市委市政府批准为海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海南省政府批准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2年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