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丁孟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用力与美去礼赞生命——丁孟芳油画艺术解读

2013-08-19 10:28:08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王家儒
A-A+

  艺术作品的风格、图式、构成、表现手法的形成与艺术家对生活直觉感悟与审美经验积淀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艺术作品的品格、气度则与艺术家的天赋、性格、气质、经历等精神层面有着更为深层的、内在的联系。

  作为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丁孟芳所青睐的不是孤芳自赏式的形式把玩,也不是小资式个人情感低吟浅唱的抒怀,更不是玩世不恭的调侃与宣泄,而是从历史与人文的角度对孕育其生命的土地、大海以深情的讴歌,用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情怀去揭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因而,她笔下的形体、线条、色彩一改女性艺术家所擅长的纤细、婉约、恬淡、清雅的画风而绽放出刚健雄强的豪迈之气。

  如果说80年代丁孟芳的艺术尚游离于各种题材的挖掘与各种流派、风格的承习,那么从90年代开始,她就尝试以“色彩的概念”去阐释与礼赞大地的承载性、哺育性及生生不息的人们。从其代表着民俗风情与大海的两大系列作品《绿色的诱惑》与《蓝色的诱惑》中,可以看出其所展示的不单是一个“理性的色彩象征”,更重要的是弘扬深藏在“绿、蓝”背后壮阔、深沉、浑厚的民族性格、品质与地域精神。诚如作者所说:“我画海岛的劳动妇女,希望表现她们似水柔情、似果甜蜜的特征和风采,通过众多妇女形象组合的劳动场景,进一步表现海岛妇女奉献和创造的时代精神”。在这里,大海作为背景与精神底色不仅是性格与情感力量的象征,还成为画家礼赞人类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仪式而贯穿着她整个艺术创作生命之中。

  进入新世纪后,画家的视野及创作题材变得更加广阔,但不论是山川大地、乡村原野、古镇新城的风景画,抑或是黎村苗寨、都市社区芸芸众生的人物画,始终代替不了“大海”在其心眼中的地位与价值。用“大海的语言来描绘”大海的精神品格已成为其一种自觉的、挥之不去的情结。在《生息》、《渔祭·海汉铿锵》等系列作品中,画家笔下的惊涛骇浪、礁石、渔民、沙滩已超越其原有的含义,成为一种生命的符号,不但饱含着大海的力与美,同时又昭示着人类面临自然力量挑战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勇气。

  与其不断地深化的主题相对应的是作品中那平实、直率的笔致,凝重而浑厚的色调,厚拙、粗砺的肌理堆积,粗犷与硬朗的线条。这种选择既是激情、感悟在审美体验过程中一种无意识的流露,也是对现实主义艺术精神认识、理解后一种自觉的表达,从而初步形成其大气势、大格局、大构建的审美取向和语言风格。

  丁孟芳的艺术之所以生机勃发、激越多彩,一方面由于其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与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在她的创作天地中,其母题始终没有离开那片生她的热土,没有离开那丰富多彩、让其激动不已的生活、环境、人们。在时光的邅递流转中,她将艺术之根深植于地域文化的母体上饱吸深吮。另一方面,她善于把握艺术形式语言各种对比与差异所产生的“力量”美。在这里,线条、色彩、造型、黑白构成都不是简单、机械的组合,而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夸张、放大、强化等手法,将各种视觉元素置于共时态的“对比”之中,在张力的冲突中达成新的节奏与和谐,从而使作品具有了“刚健豪强”的美学价值。

  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它是艺术家将个人的情思、追求、理想转换为艺术形式与语言的过程。无疑,在题材的挖掘与艺术语言的探索方面,丁孟芳从自我的角度作出了一番有意义的实践。然而,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语言、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年研究、探索、实践的历练过程与审美经验不断积累、深化的结果。只有不倦地向自然深处叩问,向文化深处叩问,才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世界中找到更多的契合点并在审美和人文双重意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信年富力强的丁孟芳凭着她的专注与执著,一定会走得更远。

  2009年10月

  (王家儒 海南省美协副主席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丁孟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